在商場、超市等場所購買預包裝食品時,消費者可通過食品標簽標示的信息選購所需的食品。其中,食品保質期是消費者重點查看的信息之一。盡管如此,我們在選購中還是看到這樣的標簽。
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,這個標簽里并沒有標示保質期!
別慌,放下你的舉報電話,沒有保質期,并不意味著這是一個不合格的產品!
法律法規
GB 7718-2011《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4.3.1條關于保質期有如下規定:下列預包裝食品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:酒精度大于等于10%的飲料酒;食醋;食用鹽;固態食糖類;味精。
這里 “免除”的意思是不強制要求標示,意味著生產上述食品的企業可自行選擇是否標示保質期。
為什么這幾類食品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呢?
這是由這幾類食品本身的特性決定的。這幾類食品的保質期很長,正常情況下從產品生產到銷售,再到消費者食用完畢,整個過程時間都遠遠小于產品的保質期。
免除標示保質期是不是代表可以長期存放并食用呢?
保質期由兩個因素構成,一是貯存條件,二是期限,二者緊密相關,不可分割。因此,如果產品的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,那么,保質期很可能會縮短,甚至喪失安全性保障。
下面以食醋和食用鹽為例進行說明
市場上免標保質期的食醋,一般指山西老陳醋。GB/T 19777-2013《地理標志產品 山西老陳醋》中,總酸度要求≥6g/100mL,這意味著合格的山西老陳醋本身就能夠防腐抑菌,不必添加任何防腐劑,在合適的貯存條件下原則上可長期保存。但是,普通的家庭存放條件與醋廠的差別比較大,即使是未開封的食醋,隨著溫度等條件變化,產品質量也會有所下降。所以,當食醋變得渾濁、有異味時,則不宜食用。
氯化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,也是咸味的主要來源,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質。因此,正常情況下,無論食鹽存放多久,它的咸味是不會改變的。但實際上,大多數食鹽除了氯化鈉以外,還含有碘化鉀。盡管碘化鉀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,但在長期光照、風吹和受熱的情況下,其中的碘元素也會揮發,降低食用鹽中的碘含量,影響了碘的攝入。另一方面,多數家庭習慣把食鹽敞口放在灶臺上,長時間與空氣接觸,容易因食鹽氧化分解變質。因此,正確的存放方式是將食鹽存放在加蓋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中,并且遠離灶臺,避免高溫,這樣才能更長久地保存。
小結
1、建議以科學的風險評估為前提,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質期限。企業制定產品保質期應依靠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,通過檢測技術驗證 食品在標注的保質期內能否滿足產品質量安全標準。同時要綜合考慮生產和銷售環節貯存條件的要求,為食品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質期限。
2、對于免除標示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,消費者要注意產品的貯存和使用條件,最好根據家庭人口構成以及平常使用量來選擇購買適當的數量,以便盡快用完。
3、對于未豁免標示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,企業必須在標簽上對保質期進行規范標注。消費者應到正規的場所購買,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,仔細查看標簽信息。